【海洋永續】海廢的前世今生:揭開循環經濟背後看不見的事實/專訪胡介申

Naja Bertolt Jensen @ unsplash

編按

海廢搖身一變成新產品是國際上漸漸掀起的一股熱潮,也被視為解決海廢議題的途徑之一,但背後卻也牽涉到龐大的生產細節、市場健全與否、使用者行為,這些都決定了海廢再利用的走向。

NPOst海洋永續專題,邀請投身海廢研究多年的澄洋環境顧問胡介申,與我們談談海廢在循環經濟中的前景以及挑戰。

整理/黎育如

NPOst(以下簡稱N):您關心海廢議題至少有十年之久,回顧這些年,結合自身的經驗,您感受到海廢議題是如何開展的?

胡介申(以下簡稱胡):大學時期,看到洛杉磯時報的獲獎報導在探討海洋危機,中途島上的信天翁吃到塑膠,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本身學海洋資源,發現課堂教的跟現實上有落差,例如坐漁船做生態調查,撈上來的垃圾比魚還多。

2012年從荒野保護協會專職工作開始,整個海洋事務都有關心,包含漁業、物種保育,後來專注在海廢,這個議題在國際也漸漸升溫。從塑膠被大量被生產開始,五十年前就發現生態調查撈到很多垃圾。近十年到五年間比較大的調查,聯合國認為海洋最嚴重的跨國問題是氣候變遷、海洋塑膠,海廢議題受到很大重視。

台灣從「向海致敬」政策開始,管理海岸單位也常態規劃淨灘活動,最大的不同是這個議題的運作,漸漸從民間倡議納入政府體制,變成政府重視的例行工作。甚至企業也都做公益服務,把淨灘納入選項,也發現跟本業可以結合海廢再生,這對企業、環境都是很好的事情。

回收關鍵在於質與量

N:談談現在的海廢利用情況如何,為什麼海廢的再利用率其實不高?

胡:這個議題要先定義「海廢」。海廢指的是在海洋環境中存在的人造廢棄物,包含海底、海面、海岸上存在的固體廢棄物,像是漏油或汙水的液體不算。海廢出現在海洋環境中,所以跟海水接觸過,通常有沙子,髒兮兮的,狀態都不太好。

如果是塑膠再利用,回收產業要有動力回收,關鍵在於質與量。一個固定運作的生產線,需要穩定的原料品質和量,最穩定就是使用全新的石化燃料,產量才會大。但回收的塑膠比較難達到這程度,因為向一般家戶回收來的回收料,品質和量相對不穩定。

海廢塑膠在質、量上受到更大的挑戰。它不只脫離人手、也進到環境(海洋)之中再回來。尤其海面、海底中的狀態都很差,回收它要投入的成本、人力、時間高很多。

如果把海廢再生視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鍊,在原料取得上的門檻比其他製造業高非常多,因為人類在工業化以後的原物料,都來自於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大量生產,只有一小部分的食品工業仰賴對野生生物的採捕,而海廢看視很多,但因為散佈在海面、海岸與海底中,原料收集上其實比撈捕或採集動植物更不容易,人力與運輸成本非常高,這可能是市面上以海洋廢棄物為原料的商品仍很少見的原因之一。

Brian Yurasits @ unsplash

塑膠的價值宿命

胡:技術上可不可以回收、商業上有沒有回收價值,這兩個界線,決定了回收產業有無經濟動力去促成再利用的循環。

價值有兩種,一種是回收原料比全新原料更便宜,例如全新塑膠原料是從石油和天然氣來的,若石油漲價很多,廠商就有動力去買回收原料,促成上游願意去做回收,越少塑膠被亂丟。另外一種價值,就是消費者願不願意出更多的價錢,買標榜添加回收塑膠、海廢塑膠、漁網的產品,提高了附加價值,讓廠商更願意去收購回收的原料。

另外一個角度,塑膠的循環經濟癥結點在於價值鏈掉太快。塑膠做成寶特瓶後就很難再做新的寶特瓶,因為被弄髒了,它的價格就一直掉,很難循環。除非在末端標榜一個新的價值,比如說商品是海廢做的,重新提高價值,才能促成資源循環。

不是所有漁網都能有效再利用

N:調查指出海廢有一部分來自於漁業的廢棄物,像是2020年海保署統計海底廢棄物中漁網就佔了九成,漁業造成的影響是什麼?會讓再生循環變得更困難嗎?


胡:首先,名詞定義要先釐清,如果漁網是擱在岸上沒有主人的、在海面上漂的廢棄垃圾,才是國際上認為的海廢。如果是漁民剛剛使用完漁網,舊了放著不用了,是一般漁業廢棄物。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對「廢棄漁具(derelict fishing gear)」的定義是「遭拋棄、遺失或其他原因的無主漁業廢棄物(abandoned, lost or otherwise discarded fishing gear, ALDFG)」。

剛廢棄的漁業廢棄物價值高很多,比起海灘上曬太陽很久、海面上漂或卡在珊瑚礁的漁網,它進入被回收再利用的機率高很多。

回收重點也是看質跟量,基本上很少有回收商願意到偏遠港口去買廢棄漁網,但如果有集中站蒐集到一定量,漁網可以經過篩選與分解。因為漁網上面有不同的塑膠材質,有鉛條或是陶土材質,讓下面往下沉;上面有浮球,是泡棉、硬塑膠材質。這些東西在港口就可以拆解開來,漁網價值就會高很多,增加回收商採購意願。

讓漁網生命有個正式的終結點

胡:其實最近這一兩年,特別去年,漁業署、海保署、環保署有相關計畫,最近可以下載到海保署的漁網回收手冊

內容包含如何分開來清潔、拆解、列出回收廠商電話、各個漁港的漁網暫置區。基本上有一個空間,漁會派人力處理漁業廢棄物,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因為不像陸地上,丟垃圾會有垃圾車,但在海邊、漁港邊,丟垃圾很不方便,最方便就是丟海裡。目前台灣還沒有每個漁港有暫置區,但期待漁業署與海保署繼續努力去完成。

圖/海保署廢漁網回收手冊

漁民的宣導教育刻不容緩

胡:宣導教育很重要,因為漁網對生態影響很大。

漁網被設計來就是固定海洋生物,跟其他海廢本質上不同。漁業幾千年來不斷演進,狩獵幾乎不存在了,可是捕魚還存在,可見人類有利用海洋需求。發展到現在,捕魚設施的效益很高,材質設計很耐用,抗海水腐蝕、抗生物拉扯,讓漁網即使變廢棄物,還是不停在海裡抓魚,如果上面有生物死掉,別的生物聞到味道會跑來,繼續不停捕抓。

另外是台灣人熱愛潛水,很怕被漁網纏住,所以會帶小刀在身上,危急時要用來割斷。其他影響,國外滿多螺旋槳被魚網纏住失去動力,船就在海上漂,撞到礁石擱淺。
換個角度去想,漁網進去海裡風吹日曬雨淋,回收價值變低,能不能靠近源頭的時候就減少進到海裡的機會?像漁網暫置區就非常好,與其去海邊想辦法挖漁網回收,不如在港口時就做良好教育宣導,不要用到很爛讓它斷掉漂走,堪用時就妥善分類,吸引回收商用不錯價格收購。

養蚵廢棄物 另一個創新機會

N:除了漁網,養殖漁業的養蚵是不是也會製造廢棄物,有沒有更符合永續的處理方式?

胡:這個產業廢棄物很多,竹子、保麗龍、其他替代材質,像是蚵繩在嘉義就有創新案例。

台化公司與外國企業祕魯回收漁網,從祕魯回收後送到台化的越南工廠,重新做成紗線,變國外戶外品牌的帽子。現在在嘉義也建立回收機制,牡蠣去掉後把繩子留下來,設計器材清洗、裁切,尼龍就有機會做成纖維,再做成產品。

台化子公司福懋興業和知名品牌Patagonia合作,將再生尼龍生產機能性戶外運動服飾。

台灣紡織業很早就在做廢塑膠的循環再生,但原料可能來自其他國家,台灣還沒有配套機制,無法讓在地廢棄物做循環經濟,可是政府加入以後,就有新的機會,不一定要遠渡重洋去收其他國家垃圾,讓在地企業幫助減少在地的海廢。

Dave Robinson @ unsplash

建構具有公信力的系統

N:近幾年開始推動海廢產品的標章認證,標章認證如何促成良好的循環?

胡:海廢原料認證在國際上剛起步,目前台灣產業界覺得要是能有一套公信力系統,例如透過政府管道,去證明這個原料百分百來自廢棄漁網,這會吸引更多國外業者來採購這樣的物料。

泰國的案例,當地NGO在做的小計畫,因為有保證收購、漁網達到品質就收購,漁民自發性研發漁網清洗裝置,如何把卡泥沙、髒掉的漁網弄乾淨,提升收購的價格。

歐盟未來會從設計端做改變,台灣還沒走到這步。在歐洲發現漁網材質複雜,想說設計、製造漁網的時候就讓它更容易回收,就更符合循環經濟的想法。台灣漁網產業在世界上有一定市佔率,國際性大廠是台灣的,特別是尼龍材質市占率滿高,可以率先推出一些有利於末端回收的選項。

而台灣的海廢產品市場相對小,對製造商來說最大市場在歐美。尤其台灣紡織業在國際上相當有名,像創新研發的環保產品。

但因為塑膠很難做追溯,產品中海廢漁網可能只加百分之一,如果沒有公信力機制,優良、惡劣的廠商沒辦法區別開來,不一定能幫助漁網有效回收。若有標章機制,消費者會願意相信並花更多錢購買。

減塑生活與綠色消費

N:那您認為消費者能做些什麼,為永續盡一份心力?

胡:很難限制你買的電腦、汽車要有多少的回收塑膠,但生活之中馬上能做就是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改用能重複使用的東西。

如果有機會做綠色採購,其實可以花多一點時間去比較,有沒有商家願意標榜原料來自回收塑膠。自己去看過回收瓶子塑膠工廠的生產線,做成新的瓶子成本很高,回收需要額外時間,加上製作的顏色、硬度等等,很多方面要投入額外成本去穩定品質。

因為法規限制,台灣目前沒有回收塑膠做的食品容器,但額外採購像3C、鞋子、洗髮精,若是回收塑膠製作,也可以支持一下這樣的產品,就像許多人願意多花一點錢選購再生紙製品而減少伐木一樣,塑膠回收的動力也需要政府政策與消費者支持。


延伸閱讀:【海洋永續】反思淨灘熱潮── 走向智慧淨灘,別讓淨灘越淨越髒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