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脈絡化的移植國外制度,無法超越原創也保不住自身文化

圖/Element5 Digital @ unsplash

 

日前參加教育部委託臺大師培中心辦理的「107 教育部勾勒未來教師圖像諮詢會議」,我參加的是民間團體的小組,會中討論民間團體對未來教師圖像的期待,也觸發了一些在弱勢兒童服務的感想。

圖/Patricia Prudente @ unsplash

臺灣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方法與制度,舉凡大的國家制度、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小到一般民眾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我們都不斷從國外尋找新的方法、好的制度、別人成功的經驗等。可是,找了 100 多年,從大家對臺灣現在很多制度不甚滿意的結果看來,似乎總是很難找到一些合身的制度與方法。忍不住會想,為什麼別人成功的制度到了臺灣,好像效果都會減半,或者根本不適用呢?

這個道理原本我也不懂,回到學校念碩士的過程中,教授們一直在強調:任何事情都不能「去脈絡化」,尤其是與人相關的事,絕對不可不顧慮文化脈絡與環境脈絡,不能只將問題切割,應同時考量文化與環境對人的影響

就像是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容易水土不服,當一個國外的成功制度或方法要移植到臺灣時,勢必也會有一些水土不服,需要因應臺灣本土的文化與環境脈絡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與轉換,甚至有可能根本不適用。原因不是方法不好,而是脈絡不同,所以必須轉換成適用於我們文化脈絡的方法。

圖/Jan Kahánek @ unsplash

然而,不管是政府或是民間團體都在模仿他人,企圖從這些方法中找到適合臺灣的制度與方法,就像是一個臺灣人到國外逛街,看到很多外國人穿的衣服很漂亮,就買了一大堆國外的衣服回來穿,結果不是尺碼太大、肩寬不適合,不然就是褲管太長,或者是其顏色搭配黃皮膚、黑頭髮不甚好看;即使拿回家修改後勉強合身,卻已經改變了原本設計的結構與美感,衣服就變得不好看了。

衣服如此,制度與方法更是如此,只會抄襲他人是不可能超越原創的,也會失去自身優勢。我們應該從自己的文化中,嚴格篩選不適合的,留下適合的文化精隨當作本體,吸取國外的成功方法與制度之精華,轉換成為符合我們適用的方法與制度,讓自己的文化更進一步,才是好的文化演進方式。如此才能超越別人,保有自己,引領風潮,而不是永遠跟在別人後面抄襲。

圖/H E N G S T R E A M @ unsplash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這 20 幾年來的教育改革。以多元入學來說,專家學者都說美國的學生有多元入學,功課壓力不大,可以快樂學習,發揮多元智能,臺灣也應該仿效美國的作法,揚棄傳統帶來的考試制度。

可是,多元入學卻在臺灣造成天怒人怨的結果,最嚴重的就是它強化了階層的世襲,它讓弱勢學生幾乎喪失在社會中向上流動的機會。因為多元入學比的是才藝、證照、華麗的自傳與經歷,比的是家庭的資源,而不是學生本身的能力,這些條件,富有的家庭可以透過金錢與資源去獲得,弱勢的學生卻完全沒有資源獲得這些才藝與經歷,更沒有錢去各個學校參加面試、準備作品。

多元入學之後,學生的學習壓力有降低嗎?我看不出來,至少我看到的是補習班不減反增,而且大幅增加,同時教育也不再扮演社會階層流動的工具,反而變成阻礙社會階層流動的大石。弱勢者沒有公平正義的機會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脫離底層,上流的小孩卻可以運用家庭與父母的各項人脈與資源取得進入好學校的門票,這真的是一個公平的升學制度嗎?這樣的升學制度真的適合臺灣嗎?

我認為它不僅不公平(比的不是學生個人的能力),同時不正義(無法讓願意努力的弱勢者有機會向上流動),更是不進步的制度(學生的升學壓力並沒有降低,反而增加),去脈絡化的將別人成功的制度與方法直接移植到臺灣,最後不僅水土不服,甚至造成教育環境的浩劫。

圖/rawpixel @ unsplash

從事弱勢學童的課業輔導依舊是這個概念,本土的文化與脈絡是重要的客觀因素,只是從國外引進別人的作法,就算改進也不可能超越別人,同時更會失去自己的文化價值,一個連「自己」都不能認同的人,還能有什麼引領風潮的能力呢?就如同協助弱勢孩子脫離貧窮與犯罪的最終目標,是協助孩子接受自己、認同自己,這樣弱勢的孩子才能真正脫離心靈的貧窮。


延伸閱讀:

用積極努力的社會工作,留住那些離開安置的孩子

沒有教師證和大學學歷,就當不了好老師嗎?偏鄉素人老師「永遠不離開」勝過一切

課輔的意義:關心孩子的過去、現在、未來與夢想,最後才是功課做完了沒

作者介紹

吳 文炎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私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兼任講師。社福界的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曾跟個案半夜待警察局裡時,被老婆警告家裡也快要有通報個案。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