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我們必須阻止《蘋果》的「正義」暴力

4

編按:《蘋果日報》常出現「正義哥」、「正義姐」等用詞形容新聞角色,由「正義」的一方挺身而出,譴責「邪惡」的一方,最後,邪惡角色又常遭網友群起攻擊。而不知你是否曾注意到,《蘋果》對於「正義」的定義時常很奇特,況且,為何由《蘋果》定義何謂「正義」?NPOst與《蘋果》即時新聞合作的首發文章,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蘋果》的正義,你怎麼看?

文/NPOst 總編輯鄭國威

昨天《蘋果日報》有一條新聞:「正義公車 30客剿癡漢 掏鳥蹭2女 被逮裝無辜」,你可以自己點進去看,基本上就是一樁公車上性侵犯事件的描述,再看看網站底下的留言,大多情緒激昂,痛罵該「癡漢」,詛咒其下場。

《蘋果日報》取得公車上的監視器畫面,製作成動新聞,直接將該名被指控是色狼的男子長相與姓氏播出,將男子冠上「露鳥狼」,把某位指證的女性稱為「正義姐」,整車其他乘客都成了正義使者,充滿了「一整車的正義感」,在影片與報導文字中,都直接加入判罪式的道德判斷,最後還配音「動新聞,無恥、就是無恥報導」。截至今早9點,已有超過14,500以上瀏覽數,也被其他媒體轉發報導。如此侵犯人權的媒體行徑,但卻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勁。

或許有很多人會說:「都有錄影了,證據確鑿!《蘋果》報導是揪出壞份子、替天行道!」我卻要說:「這種自以為替天行道的報導是為了取悅事情只看黑白、思考淺薄的讀者。讓《蘋果》繼續這樣下去,將會有更多人受害。」

當媒體在做這樣的預設「正義」與「邪惡」立場的報導時,是為了讓讀者隨著報導一起「同仇敵愾」。這社會太多怨氣、太多醜惡,你我都知道,於是有人靠著小確幸取暖,也有人靠著大幹八來洩憤。但兩種方式都一樣,都在逃避現實。現實是複雜的,是很難說誰是誰非的,即使是這麼一樁公車性騷擾或性侵犯案件,也輪不到《蘋果》來判定「正義」。

這一直是蘋果擅長的伎倆:快速但淺薄地指出邪惡根源,然後鼓動性本善的網民群起攻之。試問《蘋果》有何權力決定哪些做法是否正義?《蘋果》依照事件表面,決定某方是「正義」的當下,亦忽略更大脈絡之下,譴責另個「不正義」方,反而是另一種暴力。最近的顯著案例便是開著砂石車衝撞總統府的張德正。這點胡慕情已經有詳細評論,在此不多言。

從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Sandel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以各種案例來討論何謂正義,就可知道何謂「正義」,並不是那麼容易定論。今年一月中旬發生的珍珠哥以及事件,雖然《蘋果》報導並未強調「正義伯」身分(但事件簿有使用該詞),但行文用字仍暗示著「正義方」與「不正義方」,最後網友群起攻之,以鍵盤輿論逼迫珍珠哥六度鞠躬道歉。此時強調正義,反而成為另一種暴力。(參考:珍珠哥的認錯、悔悟與公審)

況且,有些被《蘋果》封為「正義」的哥、姐,其作法也有可議之處。以下二例。

(一)《正義魔女 5個月揪千件違規 沒獎金照抓 宜蘭攤商哀鴻遍野》例如這一篇,文中宜蘭檢舉達人雖不為獎金,但該人作法是否就叫作「正義」?正義又加上魔女?到底是怎樣?

(二)《蹓狗不清狗便 正義哥挺身嗆「下面就爛掉」》嗆人下面爛掉算是正義嗎?《蘋果》對於正義的定義,讓人疑惑。

事實上,《蘋果》過度使用「正義」一詞的作法,反而污辱這個詞彙,可能讓正義一詞在大眾心中逐漸麻木,甚至還有可能,讓「正義」一詞漸漸成為汙名。

NPOst 站在致力推動公益素養的角度,我們的其中一個目標,是監督《蘋果》在報導公益事件與組織時可能犯下的錯誤。我們認為,沒有任何一起事件能夠簡單黑白劃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因為一篇報導,就被定位成好人或壞人。我們希望以這樣的態度跟認知,來介紹與報導台灣公益領域的動態,包括公益團體、施行公益行為的個人、以及各種公益計劃。然而,就跟正義一樣,不是冠上「公益」,事情就是美好的、不容質疑的,我們會認真地去檢視這些掛上公益之名的人事物,另也需要大家幫助,時時給我們批判。我們將持續於「新聞裡的NPO」這個專欄,檢視《蘋果》跟其他媒體對公益事務的報導方式。

不過,還是要強調,見義勇為、不冷漠,對於社會非常重要,此文並不是要大家遇到不公義的事情時選擇噤聲。只是,對於「正義」需要審慎使用,做自己覺得「正義」的事情,也可能是另一種暴力。而這就是我們想要告訴《蘋果》的事情,「請別再任意為正義下定論了!」

 

(註:「哥」、「姐」用語,從2010年大陸用語「犀利哥」開始流行,之後開始有各式各樣的「HOLD住姐」、「憑什麼姊」、「淡定哥」;不過,「哥」、「姐」是否為陸化用語,並非本文討論重點。另補充:台媒愛造句!哥姐用到爛!http://goo.gl/l10J0B)

作者介紹

鄭 國威

NPOst總編輯,一個容易焦慮的阿叔。熱愛媒體改革,以創新媒體為志向。創立過很多媒體網站,希望在NPOst達到最原初的理想:讓人人都懂公益、都能做公益。

Trackbacks

  1. […] 台灣真的很危急了,產業鏈都在分崩離析,卻沒有人敢於指出。我在 PunNode 上倡議台灣科技媒體停止轉載中國科技媒體文章、在蘋果日報與NPOst公益交流站的合作第一篇文章裡頭痛批蘋果日報濫用正義與公益,其實都是著眼於產業的危機:我們都太懶惰,不願意直視問題癥結,沒有人願意當那個揭穿國王沒穿衣的小孩子,大聲說出那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