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阿信又入陣! 分享PNN臉書 粉絲數一夜爆增萬人!

0

文/張傳佳

長期深入報導弱勢議題的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簡稱PNN),臉書粉絲專頁前日(6日)在公視董事五月天阿信的分享之下,粉絲數量於一夜之間,猛烈暴增1萬人!

PNN製作人吳東牧說,粉絲專頁自2010年3至4月間成立以來,粉絲數直到過年前才破6萬,現在,PNN已有7萬2千多位粉絲;吳東牧說,先前幾個重要的社運事件,如士林王家關廠工人臥軌等,都對於粉絲頁人數增加有幫助,但是,就算最好的時候,「大概一天增加1、2百人就不錯了。」

名人關心 議題曝光率大增

名人在弱勢議題的關注上,常常能幫忙推上一把。先前PanSci泛科學的Google+也曾因為五月天加了好友,一星期增加三倍好友導演楊雅喆(個人資訊未公開)、戴立忍,都時常於自己的臉書轉貼獨立媒體報導;隋棠與九把刀公開挺流浪動物保護、張惠妹挺同志,不僅佔盡新聞版面,也讓弱勢議題有很好的曝光;雞排妹也時常轉貼獨立媒體的報導,引起話題;五月天也不是第一次關注公共議題,曾於金曲獎演唱會偷渡反核等議題,入陣曲MV也以議題插圖串成畫面。

而以臉書粉絲頁官方推廣的收費制度,增加一位粉絲約需收費1030元,阿信這次也算是幫PNN賺了10至30萬元廣告費。

吳東牧於臉書上貼文,解釋PNN粉絲一夜之間爆增一夜的真相,並表示,「不是張德正、不是高中課綱、不是關廠工人,雖然有點小小失落這世界是這樣在運轉的,但還是很高興、 很感謝。」

長期於PNN耕耘、去年11月甫獲卓越新聞獎肯定的獨立記者鐘聖雄(鐘阿雄),得知消息後,幽默的在個人臉書發照片,崩潰抱頭表示,「NO~~~~~~~我拼死拼活也湊不到一萬粉絲啊!!!一萬粉絲應該是我的是我的!!!(失心瘋嫉妒尖叫 ING)」

(↑ 長期於PNN耕耘的鐘聖雄於臉書貼上照片,抱著頭開玩笑表示,一萬粉絲應該是我的!文:張傳佳/圖:鐘聖雄提供)

不過,鐘阿雄是開玩笑的,他其實對於個人粉絲數量,並不是那麼介意。「報導者不是重點,議題才是。」

多看議題報導一眼  click轉貼

鐘聖雄說,「我很感謝阿信願意這樣支持PNN,不過如果他分享的不是PNN粉絲頁,而是PNN在幾年來做過的任何和弱勢議題相關的報導,我覺得會更好。」並表示,「畢竟,有了名人加持就能引發關注,但這樣的效應應該回饋到弱勢的議題上。」

不過,無論如何,只要名人主動關心公共議題,PNN的同仁都保持肯定態度。鐘聖雄也特別提到導演楊雅喆、戴立忍的作法,直接將各式議題的報導轉貼於臉書,讓大家知道還有哪些議題可關心,甚至以行動表達支持。鐘說,他曾於某誠品刊物看到楊雅喆特別寫一篇文章,談楊的高中同學孫窮理,但從頭到尾都沒有寫出孫的名字,而是去講孫做了什麼,最後呼籲大家一起捐款給苦勞網,「我看了很感動」。

那麼,江湖上人稱東牧兄的PNN製作人,有沒有打算找公視董事阿信幫幫忙,增加報導曝光度呢?吳東牧很有骨氣的回答,「沒有,我覺得做內容,就專心做內容。」他認為,有人幫助當然很好,可偶一為之,但不能當作常態。「如果文章好他願意轉貼,我們當然很高興,我們高興任何人轉貼。」

吳東牧感謝阿信的分享,「當然是重要的助力。」但他比較關心的是, PNN的報導是否真有人點進去看。「一天加1萬人也好,加1人也好…重點是加進來的朋友,願不願意閱讀我們的文章。」

阿信到底想說什麼?

其實,五月天阿信的臉書專頁目前共有255萬位粉絲,但關於PNN的那則貼文「僅」獲得4萬1千多個讚、約30個轉貼;相較於其他動輒7至9萬的按讚數,並不算特別多。而且,由於阿信推廣PNN的貼文留言是「我個人的世界很小,但我們的世界應該要很大。…。」加上本月5日報紙又刊載偷拍報導(尊重阿信隱私,不附連結),而以致上千則留言之中,不少人都是認為阿信受到媒體與五迷的瘋狂騷擾所苦,心疼的用歌詞回應阿信,「不打擾,是我的溫柔。」(還是,阿信的意思就是對於一般媒體的騷擾受夠了,呼籲大家去看清新的PNN。)

最後,鐘聖雄向阿信提出邀約,「很期盼阿信不只是公視PNN的董事,更能是長期的讀者,這樣我們都才一起成長茁壯,台灣的公民社會(以及公共媒體)也會因為他善用他的力量,而讓大家一起變得更成熟。」

而,如果你是因為阿信而給了PNN一個讚的五迷,也歡迎前往PNN網站,點開幾篇報導,看看另一個身分是公視董事的阿信,真正想說的話是什麼吧。

 

按:另外,本文作者身為資深五迷,每次阿信分享公共議題,都會心滿意足的想,「果然我從小就沒有看走眼啊。」謝謝阿信一直把公民社會放在心裡。:)

 

作者介紹

張 傳佳

NPOst 公益交流站前任主編。畢業於台大公衛系、台大新聞所,曾從事主流平面媒體工作,長期關注社會議題,期待未來台灣能成為一個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的地方。 因為是理組與文組混血,故追求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發現社會之中有 100 個平行宇宙,希望可為宇宙之間搭幾座橋。不斷重新思考公民社會的政府、企業、公民的關係,期待看待或參與孵化更多具影響力的社會創新,尤其是因應網路科技時代的新方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