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 們,是時候捨棄「非營利」這個名字了吧?

0
圖片來源/https://goo.gl/5kdfMv

作者/Allison Gauss   譯者/劉晏汝

「慈善」組織在 20 世紀逐漸轉變為「非營利」組織,現在該是時候汰舊換新,找出更適合這個部門的名稱。

無論是籌資方式,或透明與創新程度,現今慈善家和社會影響組織皆不盡相同,不過他們似乎都有個共通點──「非營利」,這個詞不足以解釋他們工作的本質。

圖片來源/https://goo.gl/1yW7au

為什麼非換名字不可?

貝瑞(Suzanne Perry)於 2008 年寫到:「為什麼這些組織要用不符現實的詞彙描述自己?」非營利工作者並不像其字面上所寫的那麼「非營利」,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讓股東無法營利。

演講無數的非營利組織總裁帕洛塔(Dan Pallotta)進一步表示:「營利(profit)這個詞來自拉丁文的名詞──進展(profectus)和動詞──超越(proficere),就字義來看,非營利(nonprofit)即是毫無進展。」這件事並非弄錯意思那麼簡單,反而很危險,這等同無意識的告訴大家,這些組織可能毫無目標,或是目標不明

帕洛塔認為非營利(nonprofit)這個名稱只會讓大眾繼續對慈善組織抱持負面的態度。他認為「人道部門(humanity sector)」一詞較能完整呈現這些組織的共同目標。同時,加州捐贈基金會(California Endowment)的羅斯(Robert K. Ross)也主張用「delta」一詞取代,此字為希臘字母,有改變之意。其他建議還包含:社會部門、第三部門、獨立部門,和社會公益部門。

非營利部門已經對其稱謂做過類似的改變,例如減少使用「慈善」一詞。隨著這些組織的革新,它們的稱號也有所變動。為了提升該部門處理全球嚴重社會問題的能力與威信,各組織與媒體報導都該採用新的名稱,讓大家理解這些組織的價值和影響力

圖片來源/https://goo.gl/fqrKbP

汲取前例經驗,體現改名重要性

就算換了名字,非營利組織還是非營利組織。改名真的能提升影響力嗎?非營利組織、慈善家和其他社會公益團體如何稱呼自己有那麼重要嗎?

許多先例、研究及流行文化都告訴我們名字的重要性。

所有寫過或看過履歷的人都知道寫對工作名稱有多重要,工作名稱能道出一個人的經歷、專業、相關背景和野心。人們怎麼稱呼自己,即是向別人和自己暗示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自稱是「實習生」,你也許認為自己在組織內沒有太多權限或責任,反之,名片上印著「經理」,則代表你有領導和下決策的能力與權力以適切的名稱稱呼社會公益組織,將激勵該部門,讓其更創新、更有衝勁

再者,所有政治人物都會告訴你,不同的名稱能大大影響大眾對一件事的看法。問卷調查顯示,用「歐記健保(Obamacare)」表示「平價醫療法」時,反對該法案的人數會大幅增加。雖然兩者都是指健保法案,但學者所使用的名稱會影響大眾對法案的接受度。

我們也看到社運人士改變口號,進而取得更多人的認同。近年來,許多提倡同志配偶結婚權益的團體也捨棄了「同志婚姻(gay marriage)」一詞,因為這會強調該少數族群的他者特性。「婚姻平權(marriage equality)」被視為更好的口號,因為這顯示了包容與平等主義

「歐記健保」和「同志婚姻」等詞彙並非不正確,它們只是不是取得大眾信任和支持的最佳詞彙。雖然「非營利」點出這類組織或許不須繳稅,但它沒有傳達該部門的專業、決心與主動積極的本質。該部門努力不懈地想減輕他人的苦痛、帶來社會正義,並保護我們的地球,它理應得到與其抱負和成就相襯的名稱,而不只是個稅收單位名稱。

多元性別族群現已改用「婚姻平權」,而非「同志婚姻」。圖片來源/https://goo.gl/CPgp1h

社會公益部門名稱不斷革新

我們原本也不叫「非營利部門」,過去幾世紀以來,幫助他人的工作被統稱為「慈善」。誠如帕洛塔所說,清教徒眼中的「慈善」主要著重於淨化施予者,而非幫助救濟受助者。然而,這種助人換取永生救贖的慈善概念逐漸失去青睞,慈善轉變成奉獻自身、光耀上帝並幫助他人的行為。

這項轉變可是非營利部門剛形成時,逐漸轉變成以受助者為主的組織的第一步。

在 1900-1909 年初期,「慈善」仍被用來描述幫助弱勢團體的組織。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歷年報導也顯示出,該報社自 1851 年創社以來,都使用「慈善機構(charity)」,直到 1915 年才開始使用「非營利組織(nonprofit)」一詞。在 1915-1959 年間,使用「慈善」的文章數量比使用「非營利」的文章數量多出 8 倍。

圖片來源/https://goo.gl/ZJEv7c

隨著該部門在社會福祉與世俗文化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非營利」一詞最終被廣泛使用。從 1960 年起,隨著慈善組織逐漸轉變成更專業化的部門,紐約時報有 76,249 篇報導使用「非營利」一詞,遠超過提及「慈善」的報導數量(46,762篇),爾後其他產業也改變對其稱呼。

2012 年,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的黃荷奎(Hokyu Hwang,音譯)與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波勒(Walter W. Powell)指出:「最近幾 10 年來,非營利部門已經從非正式的助人行善,轉變成由組織員工執行的高度專業化行動。在健保、高等教育、社福和藝術等領域中,非營利組織都是主要提供服務的單位。」「非營利」這個更專業化的稱謂,讓這些組織的奉獻更令人信服,進而影響社會和企業的運作。

賦予真正的價值

但是,社會公益部門已經再進化,它已經準備好取個新的名字,展現它為社會帶來多大的進展。改不改名不是一個社會公益組織或慈善家說的算,非營利工作者、非營利組織和媒體可以自行決定該不該採用新的名稱,這個名稱更能體現全球非營利部門上百萬名非營利員工、數十億收益和難以估量的影響力。也許「社會影響部門」最能體現這類工作的目標,不論最終改名與否,唯有正式改名並廣泛使用,我們才能走向社會公益的下個時代。


原文出處:Is It Time to Ditch the Word “Nonprofit”?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