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真實的生活,沒有國界/賴樹盛的泰緬邊境省思

0

名稱:臺北社企大樓 2016 年度講座-社會創業家思維養成 #8

日期:2016 年 11 月 30 日(星期三)

時間:19:00 – 21:00

地點:臺北社企大樓(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 174 巷 28 號)

主辦:臺北社企大樓 & NPOst 公益交流站

主講:賴樹盛/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祕書長

 

「很多人曾經問我:為什麼要去泰緬邊境服務?我總是反問:為什麼不?」

「2002 年剛從英國國際發展研究所畢業,我想給自己一次田野實習的機會,至少在海外數個月,用雙眼觀看、用心感受,並用雙手碰觸、貼近當地。但當我啟程前往同學們過去工作過、課堂上討論過的開發中國家時,卻驚覺自己對於那些衝突、貧窮、環境及永續發展等如此陌生,且認識粗淺。一年的志工生活結束後,我留下來成為專職人員,也在泰緬邊境一待待上 7 年。」

上個月底(11 月),臺北社企大樓邀請 Glocal Action 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祕書長賴樹盛分享十多年來,他在泰緬邊境如何「以跨越國界的行動參與,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1

邊境的複雜局勢、多元的工作夥伴

在泰國與緬甸的邊境上,105 號公路是 2 國間的邊境要道,而邊城 Mae Sot(美索)則為連結兩國泛亞公路上的重要口岸。

雖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黨在 2015 年的緬甸大選中贏得政權,但政局仍然動盪不安,新政府也百廢待舉。邊境則一如槍桿子出政權的過往,情勢與樣貌皆複雜如昔。尤其緬甸是個由上百個民族組成的國家,所謂的「少數」民族人數動輒數十萬或數百萬,在民族國家出現前,各民族皆已高度自治,之後也都有自己的武裝部隊。賴盛樹描述,這些民兵身上總穿著破舊的 T-shirt,下半身穿著傳統的 salon,一手拿步槍、一手持鐮刀、鋤頭巡視傳統領域。然而,當邊境發生衝突時,正如世上所有的戰爭,受害者九成多為老弱婦孺,而不是裝備齊全的軍人。

3

緬甸的自然資源雖然富饒,半世紀以來卻紛爭不斷,飽受衝突所苦。對四面環海的臺灣來說,海洋就是邊境,我們很難想像過了邊境就是別國的狀態。然而在泰國西北部的美索,這個緊鄰湄河(Moei River)、與緬甸遙遙相望的邊城,卻有數十萬緬甸人(Burmese)、泰族(Thai)、克倫族(Karen)、華裔、穆斯林等族群在此活動。

賴樹盛秀出一張邊境大橋的照片,詢問在場觀眾:橋上主要的關卡是合法的道路,但橋下的湄河、許多往返的小船呢?

這樣的水路可想而知並不合法,但對當地居民來說,兩邊卻都是「自己人」。況且這些「法律」設於國家建立之後,而當地族群卻世世代代在此生活數百年以上。由此可知,真實的生活其實「沒有國界」。

15536609_10154053678460965_143877184_o

雖然如此,在全球化、社會快速變遷下,「跨界移動」已成為十分重要的課題,無論移工、難民、自願、非自願的逃離者,甚至疾病與食物皆與此密切相關。而這樣的邊境,其多元族群、文化的交流也十分精采,也難怪一位曾造訪此地的高中老師讚嘆道:「雖然看了很多書、資料和照片,但當我來到邊境時,一切才真實了起來。」

被迫關閉又復校的綠水小學

在邊境城鎮中不乏許多從事 3D 工作(Dirty, Dangerous, Difficult)的移工,他們為了生存而游離、聚居於此。說緬甸話或自己母語的他們,許多人都沒有身分,小孩則有一頓沒一頓的餓著且無法受教育。孩童多到田裡擔任童工、分擔家計,領著低廉的薪資(一天 100 多泰銖,約臺幣 89 元)。走入移工家庭進行過家訪的賴樹盛感慨道:「基礎教育在我們看來看再正常不過,但光在美索,就學人口僅一萬多人,失學的仍超過將近 3 倍以上。」

5

當地的綠水小學慘澹經營 10 年,後因經費不足、校長回到緬甸而停辦。後來在家長的請託、Glocal Action 與社區的協力下,終於 2016 年 6月復校,不僅興建了新校舍、製作新制服,也從當地難民營聘請完成高中教育的新老師,使孩子們終能回學校上課。

對當地的學童來說,學校不只是受教育的場所,更能提供他們安全庇護。再者,生活在山村裡的小孩若沒有上學,其實非常弱勢,除了會被迫擔任童工,甚至可能受到人口販運的威脅及暴力侵害。

對賴樹盛來說,協助邊境小學營運最大的成就感在於守護孩子,並找回他們失落的笑容。如今,Glocal Action 也持續支援這些小學資金與軟、硬體設備,希望孩子們不因身分、經濟或語言而失去受教權。

6

當傳統遇上現代:克倫部落的青年培力

至於世居邊境山區、以焚耕輪作、採集狩獵維生的克倫族部落(Karen Tribe),Glocal Action 則與在地夥伴──達府邊境兒童協助基金會(TBCAF)合作,一同培養部落青年回部落當老師及耕耘家鄉。為了令其「自助」並發展失落的傳統文化,他們教孩子克倫語,也和部落青年一起向耆老請益織布、建築等傳統技藝。雖然困難重重,但文化傳承一旦失去,將再也難以復返。因此即使面臨挑戰,也要年復一年的做下去。

克倫族「與山林共生」的感召,也讓喜愛大自然的賴樹盛開始省思「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真正的需求。」與此同時,長年經營邊境社會企業、培力當地族群的林良恕女士(參考:困惑的時候,就想想初衷吧!──林良恕的邊境社會企業之旅)及當地夥伴,也創立了「吃飯喝水生態農場」(Auh-Mei Au-Tee),展開森林復育及小規模友善環境耕作,期望將來能為有需要者提供安養照護。5 年後,原本的荒地已長成茂密的森林,令賴樹盛十分感動。

7

每年,在 Glocal Action 舉辦「105 號公路泰緬邊境公益參訪」的旅途中,除了拜訪他們資助的緬甸兒童學校,瞭解移工社群的困境及努力,也帶旅人幫忙生態農場農作、採集、煮食野菜,並前往山區克倫族部落認識傳統文化、體驗傳統住屋並入住當地人家,同時認識林良恕的社會型企業如 Chimmuwa 手織品及 Borderline Shop 手作體驗課程等,也參訪當地難民自助機構如梅道診所(Mae Tao Clinic)等,達到公益捐贈相關服務並支持當地團體。

賴樹盛鼓勵旅人與當地夥伴深度交流:「這不是豪華觀光團、也不是熱血志工團。我們每年僅出團 4 次、每團最多 9 人,行程也保留著些許空白,待參加者去填滿。因為我們秉持帶著新朋友去認識當地老朋友的心情,希望更多人能到泰緬邊境好好走一遭。返回後,真正的旅程才正要開始。」

作者介紹

施靜沂

NPOst 特約記者。大學念會計,剛取臺灣文學碩士學位。喜愛離島、偏鄉、擁抱多元文化、研究原住民議題,希望能藉由一隻健筆,為臺灣這塊土地做些什麼。認為公益本非一種激情,而是永續長存於當代的議題。尤其在這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今天,每天都有人類、動植物生存權被漠視、也有許多為翻轉弱勢而努力工作的人們。在理性與感性的天秤兩端,期許自己能客觀報導,莫忘初衷,讓身邊的人及地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