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是一種生活方式/美國千禧世代的公益道

0

 

編譯/洪瑞鷹

紐約時報本月(11 月)深度採訪,報導千禧年世代的青年如何捐款做公益,以及老牌慈善組織如何擁抱新世代,全文摘要如下──

「對我來說,這世間的一切都很瘋狂,我們有這麼多大型慈善組織,卻自我感覺良好、與社會脫節,青年實踐公益有好多好多麻煩與進入障礙,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也不曉得能影響什麼。」今年 30 歲的亞當這麼說。

亞當 24 歲時,注意到新聞報導一位母親為生病的孩子四處求助無門,無力獨自負擔醫療費用,但亞當發現,真正的解方早就在母親手裡:孩子的病歷紀錄表。由於這樣的生命經歷,他創辦了跨國醫療救援線上捐款平臺 Watsi,重新改寫病人與捐款人的關係。Watsi 如今已經在全球 24 個國家拯救了 9694 個生命。

截圖來源:Watsi 官網

截圖來源:Watsi 官網

捐款是一種生活方式

美國所謂的千禧年世代,大約是指從 1980 至 2000 年後出生的青年。這個世代對於捐款給大型組織沒什麼興趣;他們更想要的是結合自身技能與價值,改變傳播溝通的方式,嘗試改善結構性的政治或社會問題。這個世代逐漸成為美國社會的中堅主力,而這些人的捐款趨勢更加清晰而不可輕忽。

千禧世代期待的是更加透明、改變說故事的方式,更喜歡把科技跟慈善相互結合。許多捐款人不只是捐款,更希望有志願服務,把自身人脈結合在公益目標中。其中尤其以教育、健康照顧、環境保護這 3 類議題,在年輕族群中更容易引起共鳴。而傳統上捐給大型機構的方式,例如教會與學校,則逐漸失去吸引力。

一個重要的趨勢是,青年把捐款這件事視為一個生活方式的選擇。如今充斥各式各樣的捐款產品與選項,但青年更在乎的是見證這些捐款帶來的改變,是否具有獨特的影響力。已有研究顯示,青年捐款的偏好模式,將從下而上逐漸改變慈善組織的運作樣貌。

youthlogo1

如今的新思維是,新興公益組織會定調「個人」就是問題的解答,而不是「某某知名機構」才是社會問題的萬靈丹。美國中部的印地安那大學慈善研究學院主任 Una Osili 就說:「行善本身的成因,遠比機構還重要。」

直接參與,創造影響力

去年調查研究則顯示,青年朋友喜歡被「激勵」去做好事,特別是有一些標竿可供學習其影響力。前述的 Watsi 即為一例。Watsi 在 2012 年創辦之初就募集了 700 萬美元,其中 65% 都來自年輕人。不同於許多老牌非營利組織所謂的「單行道」操作模式(即倡導捐款人直接捐款給慈善組織,後續皆由慈善組織處理,讓捐款人沒有參與感),Watsi 創造了一個線上互動式體驗,讓捐款人有機會直接提供各式各樣的協助。

Watsi 的運作特點在於詳細列出每一位受益病者的生命故事,包括照片、醫療史、所有看病與手術成本。捐款人會收到病人現況的電子郵件,同時強調大多數的捐款將用於健康照顧,而不是所謂的「行政成本」(administrative costs)。這已經是現在新興非營利組織常見的運作方式。

「直接捐款給病人」是 Watsi 的核心精神/截圖來源:Watsi 官網

「直接捐款給病人」是 Watsi 的核心精神/截圖來源:Watsi 官網

數位時代帶來的改變,還包括了新創團體可以善用各種科技突破社群媒體的重圍,且最初加入的捐款人,往往成為日後忠實的行銷人。

不改變,就等著被孤立

聯勸國際(United Way Worldwide),這個美國最大的非營利組織,在各國與不同地區的聯合勸募中也積極尋求新的募款方式,並實驗新科技如何鼓舞青年投身公益勸募宣傳活動。

根據聯勸國際行銷長麗莎柏曼(Lisa Bowman)在訪問中指出,現在聯合勸募的重點在於強調每一分愛心捐款的實際影響力,特別是對於在地社區而言。這個全美最老牌、已經將近有 130 年歷史的慈善組織也決定要邁向創新之路,發展行動手機捐款,以及正在開發中的「一鍵式捐款選項」(one-click giving options),這一點在實驗測試階段便已大受青年歡迎。

截OOL

截圖來源:Watsi 官網

聯勸國際每年有將近 1000 萬名捐款人,每年貢獻近 50 億美元。但青年是否對於大型慈善機構的轉變有感,仍待時間考驗。柏曼說:「非營利組織若不專注於這個世界的快速變化、再不轉型,隨時會充滿被捐款人孤立的風險。」她補充道:「很明顯地,這個世界已經在改變。」

「不論哪一個世代,都要坐下來好好問自己,我們在做的事情為何重要?回歸根本來說,真正重要的還是我們選擇相信什麼,以及如何努力實踐。」


資料來源:Connections to a Cause: The Millennial Way of Charity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